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范国飞赵瑛配资知名证券配资门户
9月12日,杭州钱航船舶修造厂码头人头攒动,全球首艘醇氢电动集散两用船“远醇001号”在此顺利吉水。

这一里程碑事件不仅标志着醇氢电动技术从陆地交通正式迈向水域航运,更以“车—船—港—能”一体化的协同示范效应,为我国乃至全球航运领域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方案”。
作为吉利旗下远程新能源商用车自主研发醇氢电动系统的跨界应用成果,“远醇001号”实现了从绿醇能源制备到船舶应用的全生命周期零排放,为破解航运业化石能源依赖、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写下关键一笔。
液态新能源让船运更节能环保
“远醇001号”是一艘集液态新能源动力与智能控制于一体的64TEU(标箱)集散两用船,设计载重1500吨。其命名中的“远醇”寓意深刻,象征着将遥远地区的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转化为可储运的液态甲醇,实现清洁能源的跨地域高效利用。

在动力配置上,“远醇001号”搭载了2台280kW甲醇发电机组、2套总电量达516.0kWh的锂电池组(单套258.0kWh),通过直流母线变频电控设备实现并网,驱动2台150kW推进电机。
更值得关注的是,船舶创新性设计了四种运行工况,可根据航行场景灵活切换。在高负荷的快速航行、逆水或重载阶段,采用“混动模式”,由锂电池发挥“削峰填谷”作用,避免甲醇机组因功率突变导致效率下降;长途航行或电池电量较低时,切换至“发电机组模式”,仅靠甲醇机组提供持续稳定动力;船舶进入港内作业或环保敏感区域,则启用“纯电模式”,实现全程零排放、低噪音;船舶停靠港口时,还可通过“岸电充电模式”为锂电池补能,降低停靠期间的甲醇消耗与碳排放。
对比传统柴油船舶与主流纯电船舶,“远醇001号”的经济性优势尤为显著,单公里能耗仅5.3kWh/km,较同类型柴油船舶下降约42%;续航里程达1433km,远超3000kWh级纯电船舶250km的续航上限;船价回收周期较充电纯电船舶缩短8年,每年能源费用较换电纯电船舶节约42万元,彻底打破了新能源船舶“续航短、成本高”的刻板印象。

从设计到落地,“远醇001号”全程彰显“浙江力量”,由浙江团队主导设计、审图、建造,经浙江船检机构检验合格,不仅是浙江在新能源船舶领域的技术首创,更成为全国水运绿色发展的“先行样本”,延续了杭州亚运会以零碳甲醇点燃主火炬的绿色基因。
从公路到水路,甲醇将加速交通行业零碳化
“远醇001号”的吉水配资知名证券配资门户,不仅是单一船舶的技术突破,更标志着甲醇作为液态新能源,开始在交通运输领域实现规模化跨界应用,为我国交通行业零碳化提供了一条契合国情的路径。
从能源禀赋来看,我国“多煤、缺油、少气”,甲醇成为理想的新能源载体。甲醇既是煤基清洁燃料,又可通过风光电制氢耦合煤化工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大规模制备,实现煤的零碳高效利用,同时将间歇性的风光电转化为可长期储存、便捷运输的液态能源。
在基础设施利用上,液态甲醇可依托现有油气管网实现低成本长距离运输,全国12万座加油站仅需5万~10万元/座的改造成本即可兼容甲醇加注,无需投巨资重建补能系统,大幅降低了新能源推广的“基建门槛”。
政策层面的支持更为甲醇能源的发展注入动力。截至2025年,国家部委与各省市已出台60多个支持醇氢汽车、船舶推广应用的政策文件。
2024年8月,交通运输部发布《交通运输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补贴实施细则》,对新建甲醇动力船舶给予国家财政补贴。2025年5月,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将甲醇燃料确定为湖河主要船舶燃料。同年6月,交通运输部等六部门明确推动甲醇动力在中大型船舶、中长距离运输场景应用。在地方层面,浙江率先推进醇氢电动全产业链发展,已建成全国首座甲醇加注站,批量投放醇氢电动搅拌车、自卸车等,形成“甲醇制备—加注—应用”的全闭环生态。
作为甲醇能源推广的核心企业,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已构建起全生命周期绿色通路。在制备端,以“安阳模式”实现绿色甲醇量产。在应用端,除“远醇001号”外,远程X7M醇氢电动自卸车、搅拌车已在杭州批量运营,其600km的综合续航、5分钟的补能速度,解决了纯电重卡“补能慢、调拨难”的痛点,较燃油车每公里燃料成本降低50%,五年TCO(全生命周期成本)增收超40万元。2025年7月,远程旗下醇氢科技完成超2亿美元三轮融资,资金将进一步投入技术研发与生态建设,推动甲醇能源在更多交通场景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内河航运市场更为甲醇船舶提供了广阔空间。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内河航行船舶总量达14.59万艘,而新能源船舶仅1000艘,新旧船舶汰换潜力巨大。“远醇001号”的示范效应,有望加速甲醇动力在这一领域的普及,推动内河航运进入“规模化、经济性”的新能源发展新阶段。
从公路到水路,从车辆到船舶,甲醇液态新能源正以其“环保、经济、安全”的优势,重构我国交通运输的零碳路径。
“远醇001号”的吉水,不仅是一艘船的起航,更是中国交通绿色革命的新起点。“远醇001号”将为全球船舶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中国经验,也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保障能源自主写下生动注脚。
仁信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